宝书网

本站域名:lzbao.net
繁体版 简体版
宝书网 > 刀尖上的大唐 > 第13章 大唐,大唐(七)

第13章 大唐,大唐(七)

天佑十四年,贞明三年。

公元九一七年。

贵乡,这个藩镇祸首之城,再次成为天下的焦点。

北至塞北营州,西至朔方灵武,使者在各地与贵乡之间往还不绝。

大唐重新开国的传说,开始正式在北国上空传播。

远在幽州的张承业听到消息,得知唐公将立哀帝之子为帝,老中官老怀大慰,一把年纪了也不顾,快马加鞭赶到贵乡,匍匐在唐公脚下,全身心地投身于这场开国盛事中来。

多少年,大唐总算又能支楞起来啦。

遥想当年李家兄弟说什么浪子亦可回头,老中官喜极而泣。

河北人,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!

尽管,新的天子只是个政治吉祥物,不会有任何实权。

这有什么呢?代宗朝以后,哪个李家天子不是吉祥物?

毕竟保住了大唐社稷,保住了李家天子,这已是最好的结果啦。

秦光弼,元行钦,符存审,李承嗣等几位封疆大吏的回书陆续送到。

元行钦、符存审是降将,能混到一镇节度留后,开国后扶正做实权节度使,还能挂个枢密衔,国家大事有一席之地,这好事还能说啥?

高高兴兴举手同意。

好吧,是打了折的实权节度使,但有什么关系呢?

李承嗣别的没提,就说灵武缺人,只要能给他搞来几万户百姓,再支援他一些钱粮军资,一切好说。爱谁当枢密使谁当枢密使,爱谁当天子谁当天子,连枢密副使他都不稀罕。

有个实权的安西王在向他招手呢,要什么虚头巴脑的枢密、枢密副使?

轮庄枢密使都没兴趣。

对于这些军国大事,魏东城没有太多意见,咱就是说在夏绥跟党项人斗智斗勇这么些日子,就觉着大西北待着没啥意思。

枢密使、枢密副使魏东城都不惦记,反正有生之年也轮不到魏某人,就是提出想回来中原,看看能否给找个位置安排一下。

秦光弼么,工作态度最认真。他将河东临时交给周德威看着,自己亲自跑到贵乡跟李三密谈了一夜,之后又返回了河东。那夜具体谈了什么,两人三缄其口,但是秦光弼对李老三的基本安排没有反对。

关于新朝,军中的主要台柱子就此达成一致。

自年初到年中,唐公密集地组织了许多会议,共襄盛举。

因为还要面向朱梁施压,唐公就在魏州办公。从山北到大西北的胡儿酋长们,治下各镇有头有脸的文武里老们,甚至屯垦山北的屯点都派出了代表。

山北,那可是李三郎的基本盘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