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书网

本站域名:lzbao.net
繁体版 简体版
宝书网 > 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> 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

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

刚刚从京城狼狈撤退至潼关没多久的李自成,满清把投降的明军编入汉八旗军,紧追其后,受到潼关的守兵阻击,伤亡惨重,只能撤退关外驻守。于是李自成当机立断,决定化被动为主动,命令大将刘宗敏率领军队向东出击,通过金陡关杀向满清的降军,想一鼓作气把追兵击溃。

然而,在李自成部队和满清的降军打得火热时,满清铁骑突然从后方杀出,强大的冲击力和战斗力,瞬间把李自成的部队又一次击垮,李自成的部队只能选择投降,而投降后的部队都被迫剃头扎辫子变成满清的降军,这些降军必须要有投名状才能活命,什么是投名状呢?就是你必须把屠刀对准自己昔日的战友,把对方杀死,讲句好听的话就是战功,使得你无法有回头路走。

正当潼关城摇摇欲坠,即将破溃之际,一份紧急军情从南方传来——阿济格率军南下攻打榆林!李自成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,他深知西安的重要性,不能有丝毫闪失。于是,他当机立断,觉得有潼关的天险没必要留这么兵在这里,就率领主力迅速回援西安,只留下马世耀及其麾下七千将士继续坚守潼关。
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李自成刚刚离开潼关,马世耀竟然选择了投降,原来马世耀的旧部投降了满清后,马世耀看见对方吃香喝辣,过得非常好,还拿吴三桂降清举例子,最终说动了他。谁知道,他投降后却被自己亲信伪造的一封信出卖了,说他是假投降,结果投降没捞到好处,反而送了性命!

潼关的失陷,使得西安的东线防御变得脆弱不堪。尽管李过所率领的部队在延安地区奋勇抵抗着阿济格的进攻,李自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,已经没有信心守住三边地区,他昔日的旧将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了,多次向他请求援兵,可是张献忠却无动于衷。于是,在正月十三这一天,孤立无援的李自成带领着二十多名亲信部下,从西安城东门而出,踏上了武关道这条逃亡之路。

一路上,他们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希望能够尽快逃离敌人的追击。然而,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。当他们途经湖北境内时,不幸遭遇了当地的地主士绅们的武装势力。因为这些人都曾被迫为李自成进贡过财物,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将李自成等人残忍地将其杀害!

就这样,这位曾经威震天下、名噪一时的闯王李自成,最终命丧黄泉。他的离去不仅令人惋惜,更让无数人为之痛心疾首。他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,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感慨。而他的故事,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永远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弘光元年正月,薛克仁的商船犹如一叶扁舟,从广州府城向着杭州悠然驶去。途中,在东海的茫茫海面上,他远远地瞥见两艘东洋朱印船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交战。其中一艘船上的船员几乎已被对方全数歼灭,仅剩下两名勇士在做最后的顽强抵抗,但他们的体力也在逐渐透支,情势已然危如累卵。薛克仁目光如炬,他突然发觉即将被灭的一方中,有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盔甲甚是眼熟,那独特的样式,仿佛是新安县城的特产。见此情景,他心中的侠义之情被点燃,决定不再坐视不管。于是,他当机立断,指挥着船员们驾船驶近战场,如同一支救援的箭,直直地向那处于生死边缘的一方伸出了援手。

薛克仁和他的船员们浴血奋战,如钢铁战士般顽强地阻止了对方如潮水般的攻势,成功地从死神手中救下了即将覆灭的船员。在这惊心动魄、扣人心弦的场面中,薛克仁宛如战神附体,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仁义之心,赢得了众人的敬仰与感恩。经过一番沟通,薛克仁惊讶地发现,自己所救之人,竟然是郑芝龙的小儿子田川七左门卫,而另一个人则是他的堂舅舅田川魂丹。

郑芝龙的船队日益强大,他便收购了大量货物,如景德镇瓷器、丝绸、茶叶等,让船队运往东洋贩卖。同时,在东洋收购当地的特产,如清酒和山形樱桃,带回大明出售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他们在东洋遭遇了敌对势力的偷袭,险些命丧大海。幸亏薛克仁恰巧经过此地,如天降神兵,才使他们化险为夷。

薛克仁心中充满好奇,实在想不通郑芝龙的儿子为什么会取一个东洋人的名字。于是开口问道:“这位小兄弟,令尊大人姓郑,可你却跟着母亲姓田川,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?”

田川七左门卫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恩公有所不知,只因家母娘家并无男丁传宗接代,所以晚辈便随了母姓,以延续外公家的香火,如此一来,外公在东洋的产业也能后继有人啦。”薛克仁听后这才明白过来,点头称是。

接着,薛克仁又想起之前的疑问,继续追问:“我见你们这里购置了大批盔甲,理应人人配备才是,但眼下似乎只有你与你的堂舅穿着,其他人均未着装,这又是为何呢?”田川七左门卫连忙回答:“恩公慧眼如炬!事情是这样的,起初我们得到这些盔甲的时候,曾与东洋的敌对势力交战数场。一开始,凭借着盔甲的优势,我们将敌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某次出海时遭遇了强烈的台风,船只倾覆,许多人因身着沉重的盔甲而无法浮出水面,最终不幸溺亡。经此一劫,我们损失惨重啊!自此之后,大部分船员都不愿再穿戴盔甲出海了。”

在一旁的田川魂丹就插了一句说:“薛恩公,我那堂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