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书网

本站域名:lzbao.net
繁体版 简体版
宝书网 >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> 第743章 罪魁祸首有他一份

第743章 罪魁祸首有他一份

自家兄弟脑子转弯慢,阿海解释道:“李董罩着我们,全港城的人都知道。”

“只要我们被那些洋鬼子捉到了马脚,他们会直接去找李董讨说法的。”

不管哪里都这样,小弟犯的错肯定是要老大出面去把事平掉。

黄福义点头道:“没错。你们要倍加小心谨慎。”

“有风险了,宁可把货品毁掉也不能暴露了。”

阿海表态道:“到时候我亲自去押货。”

黄福义同意道:“第一次,你亲自去也好。以后可以安排给可靠的人去处理。”

内地并不是封闭的,一直有追踪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,并且一直有渠道从外面搞东西。

在70年代初研制的DJS系列的好几款计算机就是仿制的镁国计算机。

1972年7月份,计算机专家塞韦罗·奥恩斯坦(参与了‘阿帕网’的开发)等六人以民间旅游团的形式访问了内地。

六名镁国计算机科学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,故宫、长城、烤鸭都给他们安排上了,也参观了京城和上嗨的大学、研究机构、生产车间。

让这些镁国人很震惊的事,内地的图书馆里能找到最新的ACM和IEEE的期刊。

他们也见识了我们最简陋的电路板装配车间,由生产门窗把手的社区工厂改造而来,家庭妇女们纯手工把集成电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。

而我们的科学家也讲得很实在,‘别整那些期刊里登过的东西,来点你们还没有发表的干货’。

镁国的科学家们原来有‘内地很封闭’的固有印象,算是开了眼了。

不过他们也发现了我们的一个大问题。

专注于科学计算,所有的计算机都是批处理系统并且大量使用纸带输入输出,对研发超高性能的巨型机有极大地热忱,对计算机在商业、生产管理上的应用并不关注。

不是不重视,而是压根没有去关注。

这也是国内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,没有商业的应用场景,计算是为了导弹、核弹、卫星等研究任务。

我们此时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大发展,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,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规模需求。

没规模导致生产成本降不下去,价格高昂又限制了产品普及的可能,进入了死循环。

民用的工业产品,最终还是成本和效益说了算。

李铭让周晓白等人研究的CT机,可能对此有些改善,CT机的图象显示需要计算机来实现。

商业化的应用场景有了突破,死循环就能打破。

为了这个,港城的寒武纪实验室正在讨论研发免费的‘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系统’。

能输入和显示汉字,这才能够降低使用的难度。

京城。

红星轧钢厂。

李铭刚刚开会学习了一份新的文件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